【聽見古城】一位時光雕刻者的故事

2025-08-20 08:55:53 閱讀量2037 字數(shù)1452


走進小巷,邂逅古城百姓家事

踏入院落,遇見民俗文化傳承

歲月回響,暢談文明文旅新聲

擁抱時光,聆聽逐夢奮斗初心

正年輕、更鮮活、重傳承

麗江旅游交通廣播《聽見古城》

與你分享更具魅力的麗江古城

本節(jié)目由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

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特約播出

位于麗江古城現(xiàn)文巷的“阿東木雕”(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)

位于麗江古城現(xiàn)文巷的“阿東木雕”店,好似一位時光的守護者,靜靜地佇立了20余年。店主阿東是一位木雕手藝人,他從小喜歡繪畫,對手工制作更是癡迷。小時候他常常照著課本上的圖案進行雕刻,作品總能贏得同學和朋友的稱贊。初中時,阿東的學校靠近古城,讓他見到了很多木雕師傅和木雕作品,那些看似隨意卻有巨大沖擊力的作品,深深烙印在阿東的記憶中,于是他開始嘗試著模仿雕刻。后來,阿東進廠工作,負責人發(fā)現(xiàn)了他的創(chuàng)作才華和動手能力,就將制作廣告牌的任務交給了他。這段經(jīng)歷,讓阿東的制作水平有了質的飛躍。

木雕手藝人 阿東 (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)

1998年,阿東踏上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。他在古城租下一間鋪面,有了屬于自己的木雕小店。開店初期,生意異常慘淡,阿東的熱情被一次次的澆滅,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。就在幾乎要放棄的時候,一位客人走進了他的店鋪,幾乎買走了店里一大半的商品。這一單生意重新點燃了阿東心中的希望之火,讓他有了繼續(xù)堅持下去的動力。就這樣,整整27年,阿東從未離開過古城?!鞍|木雕”店見證了阿東從青澀少年到成熟中年的蛻變,記錄了他成家立業(yè)的人生歷程。這個小店,不僅是他謀生的場所,更是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懷和堅守,就像一個展示麗江木雕文化的窗口,向每一位走進小店的客人訴說著麗江木雕的故事。

古城店的部分作品(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)

除了古城的小店,阿東還擁有一個重要的創(chuàng)作空間——位于玉龍縣的工作室。在工作室里,他享受著那份寧靜與孤獨,這里是他個人思考和創(chuàng)作的專屬天地。而在古城的小店里,他感受到的是熱鬧與喧囂,那里仿佛是一個連接他與外界的橋梁,讓他能夠與熙熙攘攘的世界緊密相連。他喜歡在兩個地方來回切換,感受不同環(huán)境帶來的不同心境,汲取創(chuàng)作的靈感。

位于玉龍縣的阿東工作室 (供圖)

阿東的創(chuàng)作沒有固定的框架和定義,他的靈感跳躍而又偶發(fā),創(chuàng)意和創(chuàng)新在他的創(chuàng)作過程中隨時都會迸發(fā),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當下靈感的真實呈現(xiàn)。近年來,阿東熱衷于尋找和收集那些有年代感的老木材和舊器物,他輕輕拭去這些老物件表面的灰塵,仿佛在喚醒它們沉睡已久的故事。通過他的巧手創(chuàng)作,過去的歷史故事與當下的人文情懷完美融合,讓這些老物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(tài)與當代世界和人產(chǎn)生連接,獲得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延續(xù)。

阿東的木雕工具(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)

阿東從不給自己的作品取名字,他不想用一個簡單的名字去定義作品的內涵,而是希望每一位看到作品的人都能根據(jù)自己的理解和感受,為作品賦予屬于自己的定義。阿東對麗江的木雕發(fā)展有著深厚的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感,多年來,他一直在努力創(chuàng)作和積累作品,心中懷揣著一個夢想:希望有一天能夠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作品博物館或美術館,將這些承載著麗江文化印記的木雕作品永久保留和傳承下去。他就像一位時光的堅守者,在歲月的長河中,用自己的雙手和執(zhí)著,守護著傳統(tǒng)技藝。


古城店的部分作品(麗江融媒記者 左林玨 攝)

播出頻率:FM97.7麗江旅游交通廣播

播出時間:每天10:00、16:00、21:00


采編/左林玨

責編/李婧

終審/張衛(wèi)國
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?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
24小時網(wǎng)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888-5112277 舉報郵箱:LjrmTS@163.com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
掃碼轉發(fā)